癌症是國人死因之首,別以為小孩就不會得癌症,大多數人的觀念都認為癌症是成年人的專屬疾病,孩童與嬰兒都不會罹患癌症。
但實際上,從2013年起,癌症已是台灣兒童非意外死亡原因的第1名,根據「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」的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每年約有 550 位兒童或青少年罹患癌症,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之中。
- 小孩、初生兒癌症險怎麼規劃?
- 小孩常見的癌症有哪些?
- 兒癌會有什麼徵兆?
初生兒、小孩癌症險規劃
初生兒、小孩的癌症要規劃前,先來思考一下,當我們的小孩罹患癌症做父母的會怎麼做?
這以小編來說是很有經驗的,在2019年8月底,小編的兒子被診斷出白血病(血癌),當父母的我們像是被打入地獄一樣,是完全不敢相信的,隔天馬上轉診至台北馬偕單人房,做一系列的骨隨穿刺檢查,然後開始不間斷的住院化療整整一個月的時間。
為什麼要住單人房呢?
馬偕專門的兒癌病房是滿的,根本進不去,一般的健保病房有感染的風險,雙人房也必須是同樣是兒癌的病患才行,兒癌在化療間是非常虛弱的,容易被感染甚至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導致生命受到威脅。
所以病房我們是沒得選擇!
接下來,我們還遇到小孩因為治療期間無法上學、人群密集的地方都要避免,還必須要有一位在家照顧兒癌,時間長達快三年!!!
這時保險種不重要,要支付所有在醫療、生活上的費用,提供良好的環境好好治療,以及未來生活上的經濟負擔。
當生病住院時,保險變得非常重要,因為這張在初生時就購買好的保險,在2019年派上用場了!
下表就是當時購買的癌症險理賠:
癌症住院/每日 | 癌症醫療/每次 | ||
癌症住院 | 10,000 元 | 癌症手術(最高) | 150,000 元 |
癌症出院療養 | 5,000 元 | 癌症門診治療 | 5,000 元 |
放射線治療 | 15,000 元 | ||
化學治療 | 15,000 元 | ||
骨髓移植 | 500,000 元 | ||
義肢裝設 | 100,000 元 | ||
義齒裝設 | 100,000 元 |

2019年8月底,小孩住院30天,每天都在化療,來用上表計算一下理賠金有多少?
癌症住院+癌症出院療養(住幾天就要療養幾天):(10,000+5,000)X30天=450,000元
化學治療:15,000X30天=450,000元
在癌症理賠,共90萬元
這金額很足夠在住院期間所有的醫療支出,當然後續還要持續住院、門診化療,也足夠支付未來生活的開支。
延伸閱讀【業務吃土了-實務篇】小孩保單規劃│小孩五歲 保單預算1萬元
延伸閱讀【業務吃土了-實務篇】每月10萬元失能照顧險教你配│護士真心話「醫院看多真的會怕」…意外險全殘理賠金根本不夠用,失能險到底怎麼保才對?
延伸閱讀失能險是什麼?帶你看失能險、長照險的差異|我買對失能險了嗎?
延伸閱讀72法則是什麼?看懂家庭投資理財運用72法則和雙十理論
延伸閱讀重大傷病、重大疾病、特定傷病的差異?7招教你看懂重大傷病、重大疾病、特定傷病
小孩癌險費貴嗎?

上表的金額是否覺得很便宜?癌症定期險、終身險可以去看前一篇文章會更清楚,這邊推薦的是定期,而還是針對小孩的癌症險,不會造成父母親的負擔,名符其實的高保障、低保費的保險唷!
用年繳480元,理賠金將近要7~8千倍的理賠,是不是超值必備的搭配之一?
兒童的十大常見癌症及特性
在談癌色變的今日,雖說兒童癌症之發生個案數與成年人之癌症簡直是小巫見大巫。
依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多年的統計,每年新發病個案數全國約五百五十人,但兒童有其特殊性,如表達能力較差、合作度不好,使得診斷往往症狀很明顯了才發現,加之器官功能比較不成熟,免疫能力亦較差。
因此對於診斷後各種治療之耐受力亦較不好,使得醫師必須延後或減輕治療劑量,這當然影響了癌症之治癒率。
惟一可慶幸的是兒童之再生能力強,是以雖然切除部份器官,卻可再生而能在以後之生活中有正常的功能。
根據兒童癌症基金會的資料,兒童的十大常見癌症有:
- 白血病(血癌)
- 腦瘤
- 惡性淋巴瘤
- 神經母細胞瘤
- 生殖細胞腫瘤
- 惡性骨肉瘤
- 軟組織惡性腫瘤
- 威爾姆氏腫瘤
- 惡性肝腫瘤
- 視網膜母細胞瘤
這些常見之腫瘤多數亦是國外兒童所常見,惟一的例外是惡性肝腫瘤,此與中國人有極高之B型肝炎帶原率及垂直感染有密切關係,希望能藉由疫苗接種減低其發生率。
兒童癌症的特性:
- 多無特殊症狀:如發燒、腹痛、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等。
- 多為瀰漫性:如惡性淋巴瘤、神經母細胞瘤等常為瀰漫性侵犯。
- 對化學治療敏感: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、威爾姆氏腫瘤、生殖細胞腫瘤等對化學治療敏感,所以治癒率較高。
- 早期治療其預後佳:越早期發現,使用手術治療可切除乾淨,其後之化學治療只要較短期或較輕之劑量便可治癒。
- 一旦復發,治癒率低。依過去之經驗,一旦腫瘤復發,則因有抗藥性之發生,二則癌細胞已有改變,尤治療中之復發,其預後便變得差。是以能按時就醫,與醫師合作乃治癒與否之重要關鍵。


而根據臨床統計,嬰幼兒與青少年最容易罹患的6種癌症分別是:
一、血癌(白血病): 兒童白血病好發於1-10歲的兒童,占兒童癌症的40%,是兒童癌症的第1名,主因骨髓中的造血細胞異常,導致白血球異常惡化增生、不成熟的芽細胞(Blast)增加、正常造血細胞減少。
隨著時間演進,體內異常增生的不正常的白血球,即白血病細胞,會占據並排擠正常白血球、紅血球及血小板的骨髓及血液空間,導致正常血液細胞無法發揮功能。由於醫學的進步,現在兒童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癒率高達90%。
二、腦瘤: 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,兒童腦部腫瘤的發生率僅次於兒童白血病,占18歲以下兒童癌症的第2名,每年約有120到140位兒童罹患腦瘤。
其中以膠質瘤(Glioma)占原發性腦瘤的40~50%,源自神經膠細胞的顱內瘤均屬膠質瘤。
三、惡性淋巴瘤: 淋巴瘤是一般常見兒童癌症的第3名,盛行率僅次於急性白血病和腦瘤,約占兒童癌症的9%。
其特徵是正常構造的淋巴結被破壞掉,代之以型態上不成熟或不正常的淋巴球的增殖,包括頸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的淋巴結,以及胸部縱膈腔或腹部主動脈兩側的淋巴結,直到腹股溝的淋巴結。
而淋巴結外的淋巴瘤則是指發生於器官中的淋巴組織,例如起源於胃腸道、甲狀腺、頭頸、鼻咽等淋巴組織出來的惡性淋巴癌。
常常是在患者未察覺的情況下,逐漸侵入其他重要器官。
四、神經母細胞瘤: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好發於兒童的惡性腫瘤。
此病多侵犯幼童,超過9成診斷於5歲之前,平均診斷年齡約為22個月大時,是年幼的兒童最常見的腹部腫瘤,居兒童常見癌症的第4名,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是交感神經細胞產生突變而長出的腫瘤,神經母細胞瘤的癌細胞由胚胎時期的神經脊細胞(neural crest cells)癌化而成,病童常以腹部腫塊、不明原因發燒、骨頭痛等表現而被診斷出。
五、骨癌: 骨癌是一種由骨骼系統長出的惡性腫瘤,骨骼系統包括骨頭本身、軟骨、骨髓及其中的血管和結締組織,骨癌以青春期為發生的高峰,平均發病年齡約為16歲,在青春期所患的腫瘤中,僅次於白血病及淋巴瘤,居於第3名。
最常見的原發性骨癌為骨肉瘤,它會侵犯鄰近的組織及器官,也可能會轉移至遠處的其他器官,如肺臟。
六、惡性軟組織肉瘤: 軟組織肉瘤(STS)泛指所有發源於軟組織的惡性腫瘤,而軟組織包括橫紋肌、平滑肌、肌腱、關節周圍的滑膜、纖維組織、脂肪、血管和淋巴管等。
兒童惡性軟組織肉瘤並不多見,約占所有兒童癌症的7%,最常見的種類是橫紋肌肉瘤(RMS),約占軟組織肉瘤的5成。
*嬰幼兒與青少年最容易罹患的6種癌症 來自於Heho健康 *
兒童癌症圖解


延伸閱讀【業務吃土了-實務篇】小孩保單規劃│小孩五歲 保單預算1萬元
延伸閱讀【業務吃土了-實務篇】每月10萬元失能照顧險教你配│護士真心話「醫院看多真的會怕」…意外險全殘理賠金根本不夠用,失能險到底怎麼保才對?
延伸閱讀失能險是什麼?帶你看失能險、長照險的差異|我買對失能險了嗎?
延伸閱讀72法則是什麼?看懂家庭投資理財運用72法則和雙十理論
延伸閱讀重大傷病、重大疾病、特定傷病的差異?7招教你看懂重大傷病、重大疾病、特定傷病